公告版位

目前分類:文章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• May 04 Fri 2012 00:34
  • 置頂

內心充滿快樂的人,他所見到的就是一個值得歡欣的世界;內心充滿仇恨的人,
他所見到的是一個令人憤怒的世界;而心中滿是憂傷的人,他所見到的是一個充滿悲哀的世界。
這就是所謂境由心造。

by 

由釋湛願上傳

witowe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!大眾,當勤精進,如救頭燃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

這是普賢菩薩所做的警眾偈,出家師父與佛子 們於晚課時,都要唱誦此偈。藉此提醒自己,一天又過去了,壽命也減少了一天,如水缸裏的魚一般,賴以活命的水又少了一些,有什麼樂趣呢?大眾應當努力精 進,無常到來如同火苗已經燒到頭上了,要抓緊時間用功,時時刻刻念著無常兩個字,千萬不可懈怠放逸!後學每於聽到或看到此警眾偈時,內心感觸良深。歲月的 刻痕警覺自己懈怠殷勤不足,蹉跎道業,增長緩緩,有愧佛恩與師恩。特書此文與諸佛子共相砥礪,自我鞭策,堅固心志,不耽道業,不枉人身難得,生正國中,亦 複難遭善知識之相遇,得聞佛法,乃至信解行證。

人之一期生死,不過是幾十個寒暑連綴而成, 像水流一般地逝去,佛說人命不可知在呼吸間。凡夫眾生樂處在六趣生死火宅不知出離,浸淫五欲,先受種種樂趣,然而苦樂相待,互為因果,後受種種苦惱;生老 病死,受種種苦,老則色衰,為病所困,形敗腐朽,猷如燈炷唯賴膏油,膏油既盡勢不久停,終將命休,壽命無常,為死所迫;更有貧窮苦痛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 苦、求不得苦,五陰熾盛苦。臘月三十到了,因被業報牽纏,還要去受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之苦。追逐於五欲之凡夫大眾,猶如日夜在迷夢之中,樂其所樂,哀哉!憫 哉!痛哉!這些種種的聲色貨利猶如宴安鴆毒,富貴繁華如鏡花水月,功名利祿如黃梁一夢;歌筵曼舞,酒闌人散,驚覺情景淒然,可曾閉目沉思,何處是安身立命 之處?《佛說無常經》卷1云:「大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;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」佛眼憐見愚迷眾生,于無常謂常,于苦謂樂,於無我謂我,於不淨謂淨,是想顛倒、心顛倒、見顛倒,於無相而取其相。應世間眾生得度因緣成熟而示現於人間,不畏艱辛敷演正法眼藏,開示三乘法教,應不同根機,方便善巧教化眾生。

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卷1 善 男子!一切眾生從無始際,由有種種恩愛貪欲,故有輪回。若諸世界一切種性,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,當知輪回愛為根本。由有諸欲助 發愛性,是故能令生死相續。欲因愛生,命因欲有。眾生愛命,還依欲本。愛欲為因,愛命為果。由於欲境,起諸違順。境背愛心而生憎嫉,造種種業。是故複生地 獄、餓鬼。知欲可厭,愛厭業道,舍惡樂善,複現天人。又知諸愛可厭惡故,棄愛樂舍,還滋愛本,便現有為增上善果。皆輪回故,不成聖道。是故眾生欲脫生死, 免諸輪回,先斷貪欲及除愛渴。

世尊開示,斷貪欲、除愛渴,是了脫生死,免 墮輪回之苦本因。凡夫眾生不知不解諸苦之實義,往往苦中作樂不以為苦,甚至視為生命過程之理所當然。三界中有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 得、五陰熾盛。或謂三苦: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或謂一苦:五陰熾盛苦;八苦三苦皆由五陰熾盛苦故。行苦者,諸行無常,剎那變異,一切眾生之活動皆不離意識境 界故,因貪愛五陰而引發無明身口意行而有;唯除入無餘涅槃,斷除五蘊於三界中受用境界之貪愛,無明身口意行得滅,故不再生起貪愛希求、有所得之心行,則行 苦方得滅已。

witowe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Dec 08 Thu 2011 19:10

身是菩提樹.心如明鏡台

時時勒拂拭.勿使惹塵埃

菩提本無樹

何期自性本自俱足

何期自性本自清淨

witoweg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